李礼辉:可以折叠的空间——在第二届环球人物金融科技领军人物榜发布盛典上的讲话
2018年1月6日,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、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、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出席了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(IMI)和人民日报《环球人物》杂志联合主办的“不忘初心,走向未来”第二届环球人物金融科技领军人物榜,并在大会上以“可以折叠的金融空间”为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。
李礼辉委员介绍了金融科技在零距离的普惠金融、高效率的金融协同、去中心化的虚拟金融三个方面的典型案例,提出金融科技使得金融业态具有零距离、多维度、去中心化的特点,金融空间由传统二维平面变成了可折叠的多维空间。李委员根据自身对金融科技最新发展的观察和研究,对于监管的跟进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。他认为,对于折叠的、融合的金融业态,必须实施穿透式监管,包括完善大数据应用的制度环境、建立统一共享的大信用基础和制定常态化的数字审慎监管制度。
以下为演讲实录:
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,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。如今,移动互联技术加上大数据技术、人工智能技术、云计算技术、区块链技术,正在构建全新的金融服务模式。金融不再只是二维的平面世界,而是可以折叠的三维空间。我们观察几个案例。
第一,零距离的普惠金融。
支付市场通常是中心化的多节点结构。微信支付、支付宝应用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新技术,构建以个人为中心的支付和生活服务平台,突破传统的支付模式,如今已实现千万级商户与十亿级消费者之间简单、安全、快速的直线链接。
在信贷市场,信用形成的传统模式属于平面延伸结构。信息传递的距离长,阻力大,信息不对称是常态;信用的建立必须经过可信任的中央节点,信用的形成必须积累,因而需要较长的周期、较高的成本,小范围的经济行为难以成为社会认可的信用记录,信用可及的范围小。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,因为信用不够普及而无法满足,这是中国的痛点。
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,腾讯旗下的微众银行,应用大数据技术发展小微金融业务,每年为近千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累计发放贷款1万多亿元,这些贷款流向实体经济的底层,包括线上电商、线下商户、家庭作坊、农村微商。而且,借贷利率可以接受,信贷风险可以控制,风险成本可以承受。
最近,蚂蚁金服开发的人脸+眼纹的人工智能身份识别技术,准确率高达99.99%,超过人工识别的平均准确率。
在这里,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了全新的金融维度,商户与消费者之间、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的平面空间被折叠了,长距离变成近距离、零距离。
我们还可以做的更多。例如,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技术融合,有可能提高风险定价和信贷决策的效率,创新智能风险管理模式和智能投资顾问模式。人工智能技术与区块链技术融合,有可能实现可预设、可认证、可监测、可追踪的点对点交易,实现价值交换、契约执行、监管监督的同步处理,提高交易效率和监管效率。
第二,高效率的金融协同。
复杂的金融交易要求高效率的多方协同。例如,资产托管业务必须实现委托方、管理方、托管方、审计方、投资顾问等不同角色共享共管的要求,必须达到每秒成千上万笔的算力,同时必须满足可靠性、安全性标准。
然而,金融业现有的信息技术系统总体上属于平面交互结构,不同金融机构的系统之间,金融机构、支付清算、金融监管的系统之间通过数据通道建立多边双向的联系,客户与金融机构之间通过移动互联网络建立直接或间接的联系。这里存在两个弱点:一是移动互联网络任何节点的安全缺陷和管理疏漏,都会削弱整个系统的可靠性,现有移动互联技术一直未能彻底解决数据隐私保护问题;二是如果执行信用认证、合约规定、监管规则等指令,不同系统达成协调所需的资源比较多、成本比较高。因而,在现有信息技术系统上,要同时实现高效率、高可靠性目标,还是有一定的难度。
新时代呼唤更高效率的金融服务。管理流程的科学性和效率,决定银行对客户的议价地位和能力;服务流程的友好性和效率,决定银行对客户的吸引力和粘性。近期,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取得突破,利用区块链技术重构管理和服务流程,可以打造零距离、多维度、一体化金融服务模式。
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基于Fabric分布式账本平台建立的资产托管系统,实现资产委托方、资产管理方、资产托管方、投资顾问、审计方5种角色互联互通,实现信息的多方实时共享和托管资产共同监督。能够免除传统技术架构下因参与方过多造成的重复信用校验的过程,缩短业务环节。
微众银行基于区块链开源技术的联合贷款备付金管理及对账平台,实现合作银行所有交易信息的完整记录、同步更新和安全保护,交易过程和清算过程实时同步,大幅度提高资金结算清算效率,降低交易成本。同时,支持监管机构作为观察节点加入联盟链,实现穿透式监管。
在这里,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等核心技术构建了多维度直接交互架构,通过折叠实现众多参与方之间的零距离、零时差的交通,在高复杂性金融交易场景中做到自定规则,协同治理,归并校验,避免重复,精简流程,共享信息,提高效率,节约成本,表现出突出的技术优势。
第三,去中心化的虚拟金融。
自2009年比特币问世以来,去中心化的虚拟金融逐渐成为平行于现实金融世界的折叠空间。2017年,比特币价格上涨15倍;2017年11月下旬,“代币”总市值突破3000亿美元,比2016年12月25日的161亿美元上涨18倍。
以比特币、以太币为代表的“代币”,无国别、无主权背书、无合格的发行责任主体,没有国家的信用支撑,因而并非法定数字货币。但是在去中心化的公有区块链上,流行全网共识的治理机制和发行“代币”的激励机制,“代币”在参与者认可的“虚拟社区”内已经成为价值标记和支付工具,而且可以通过交易平台与法定流通货币进行交易,形成交易价格,因而也就有了金融工具的属性。
“代币”立足于虚拟社区,又通过交易平台与现实的市场链接,很难管控更难杜绝。“代币”交易具有跨国界、无限制的特点,而且在现有技术环境下可以匿名,因而可能成为资金违法流动的工具、投机交易的工具。在“暗网市场”中,比特币被用于毒品、枪支等非法交易。近来发生的多起“勒索病毒”攻击中,黑客要求以比特币支付赎金,就是看中了“代币”交易的隐蔽性。
在区块链 49 35656 49 17608 0 0 2485 0 0:00:14 0:00:07 0:00:07 3634 49 35656 49 17608 0 0 2177 0 0:00:16 0:00:08 0:00:08 3634 49 35656 49 17608 0 0 1937 0 0:00:18 0:00:09 0:00:09 3633拟社区发行“代币”众筹融资被称为ICO。全球ICO融资规模2014年只有0.26亿美元,2017年上半年冲高到12.66亿美元,其中我国国内的ICO融资规模折合人民币26亿元,占比31.5%。而且国内的ICO项目均未经过金融监管审批,绝大多数项目可能涉嫌非法集资。
“分叉币发行”(IFO)始于2017年8月,已经问世的分叉币包括“比特币现金”BCH、“比特币黄金”BTG、“比特币钻石”BTD、“超级比特币”SBTC,预期面世的分叉币还有“闪电比特币”LBTC、比特上帝GOD等。纷至沓来的“分叉币”有点像比特币圈大佬新开辟的投机场。
在这里,去中心化的虚拟金融游离于传统的金融管制领域之外,对金融监管已经构成巨大的挑战。
人们担心的是,急速膨胀的比特币会不会成为新世纪的“郁金香”?比特币发行数量有限,大账户把握在少数人手里。比特币发行数量上限2100万枚,已被挖掘1670万枚。人们估算,大约1000个账户持有40%的比特币。这些“关键少数”位于食物链顶端,既能操纵矿工,掌控决定性算力;也能操纵市场,掌控价格。而跟跑的大多是信奉风险投资逻辑的散户,他们认为顺应潮流就是投资的基本准则,不必区分虚实,只要共同参与,一旦形成利益共同体,虚拟货币的世界就不会坍塌。
市场对创新总是抱着急切的期待和最大的包容性,但金融监管必须保持风险控制的定力,对待创新总是更加审慎,因而尚未完全适应折叠的金融业态。
一是信用制度创新滞后。新的法律对信息保护做了严格的规定,但对于公众数据的归属和管理,对于个人信息的商业利用,还有待制定具体明确的法律规范。我国信用数据标准不一致,征信系统不一致,信用数据分散在金融监管机构、金融机构、工商行政管理、税务、海关等不同部门的征信系统中。大多数小微企业没有信用标记,无法积累信用,也就不能产生信用正价值。据波士顿咨询公司测算,信用体系的覆盖率,美国高达92%,而我国大约只有35%。
二是数字金融监管制度创新滞后。科技创新正在改变金融格局。互联网金融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,已经制定互联网消费金融、网络借贷信息披露、互联网金融云计算等标准。我国的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,总体上处在全球领先队列。但对于区块链金融监管,尚处在探索阶段。
金融的本质,一是价值融通,优化经济资源配置;二是信用创造,维护市场经济根基;三是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生意,既要内部控制又要外部监管。科技创新让金融不再单一、不再单纯,金融制度创新应该与时俱进,对于折叠的、融合的金融业态,必须实施穿透式监管。
第一,完善大数据应用的制度环境。
对信息数据的归属、应用和管理,应制定明确的法律规范。一方面明确公众信息数据的社会属性,保护公众信息数据的安全;一方面限定信息数据的商业应用范围,防止企业和个人的私密信息被滥用,切实保护个人隐私。
要重新审视安全定义,确保数据系统可靠性。安全技术手段应该与时俱进,形成适应大集中数据库与分布式“数据云”多元复合新环境的安全技术和制度。
第二,建立统一共享的大信用系统。
在国家层级,重点是统筹规划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政府数据资源整合,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。
建立标准统一的金融统计制度,建立集中统一的金融数据库,建立互联共享的金融数据应用系统,实现金融“一本账”,形成能够支持穿透式金融审慎监管的基础设施。
整合金融监管机构、金融机构、工商行政管理、税务、海关等部门的征信系统,共建全国统一、信息共享的小微企业征信系统,采取统一标准和口径,采集小微企业的金融业务、工商登记、税费缴纳、国际贸易、市场诚信等信息,进行数据挖掘,为小微企业积累信用,实现信用增值。
支持和促进企业层级的数据资源整合,形成以数据资源共享为支撑的供应链和信用链,降低链内交易成本,促进信用普及。构建市场参与者共同管理、共同维护市场信用的格局,联合抵制信用造假,共同创造良好信用环境,提升信用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。
第三,制订常态化的数字金融审慎监管制度。
立足于数字金融的可持续发展,立足于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,加快法定数字货币研发,抓紧研究制定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制度,研究制定虚拟货币监管制度,导引数字金融健康发展的正确方向。数字金融是全新的业态,制度建设工作应先易后难,先出台监管法规,再出台法律。
应该正确区分ICO与区块链。ICO涉嫌非法集资,理应禁止。而区块链采用“共识算法”、“加密算法”和“智能合约”等全新的底层核心技术,可以用于构建信任链接器,已经开始应用于金融领域,并在参与方多、复杂性高的金融场景中表现出突出的技术优势。应该加快区块链金融技术标准化工作,研发区块链金融技术国家标准,建立区块链金融技术应用审核和验证体系。
加强国际监管协调。努力与主要国家达成数字金融监管共识,建立国际监管统一标准,采取国际监管一致行动。针对虚拟货币匿名交易,联合研发可行的技术方案,有效管控资金在“链上地下”的跨国违法流动。
编辑 韦祎 肖子琛
监制 朱霜霜 李欣怡
点击查看近期热文
吴晓求:科技创新推动中国金融的未来变革——在第二届环球人物金融科技领军人物榜发布盛典上的讲话
经典回顾 | 货币金融圆桌会议精选一:欧债危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(2011秋)
经典回顾 | 货币金融圆桌会议精选二:未来之路,欧元走向何方?(2012春)
欢迎加入群聊
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,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,欢迎大家参与。
入群方法:加群主为微信好友(微信号:imi605),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(实名认证)、单位、职务等信息,经群主审核后,即可被拉进群。
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,推荐好文章可联系:邮箱imi@ruc.edu.cn;电话010-62516755
关于我们
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(IMI)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,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、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。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、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8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、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,7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。
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、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、金融科技、财富管理、金融监管、地方金融等领域,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,形成了《人民币国际化报告》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》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》《金融科技二十讲》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。
2016年,研究所入围《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》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,并在“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(2016)”中名列第32位。
国际货币网:www.imi.org.cn
微信号:IMI财经观察
(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)
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
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.